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叹息经年别,音书无自通。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1-22)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相思

叹息经年别,音书无自通。全诗是什么?

唐·贾岛

叹息经年别,音书无自通。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胸。

雁去鱼来远,山高水复重。

相思何处寄,空有梦魂中。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一作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贾岛第三次参加进士考试,仍不受录用,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终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843年11月28日(唐会昌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卒于普州安岳(今四川省安岳县),享年六十四岁。

译文

多年来我们分隔两地,只能无奈地叹息,书信也无法自行传递,望着你所在的方向,烟波浩渺,遥远无际,挥手告别时泪水沾湿了衣襟,大雁南飞,鱼儿远去,路途遥远;山峦高耸,水流曲折,重重阻隔,我的相思之情该寄托于何处呢?只能在梦中与你相见。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通信的无奈,首联直接点出主题,即多年未见,音信全无,颔联通过“望君”和“挥手”两个动作,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时的悲伤,颈联以“雁去鱼来”和“山高水复”为喻,进一步强调了双方之间的重重阻隔,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相思之苦的无奈,只能在梦中与友人相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叹息”、“音书无自通”等词语,直接点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隔阂和无奈,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雁去鱼来”、“山高水复”等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了双方之间的重重阻隔和难以相见的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贾岛的个人经历有关,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多次参加进士考试均未中举,与友人之间的离别和无法通信的经历可能让他深感孤独和无奈,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通信的无奈之情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现实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叹息经年别,音书无自通。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