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当时辞人固不少,漫费纸札磨松煤。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2)诗词赏析23

诗词原文

杂诗

当时辞人固不少,漫费纸札磨松煤。上一句是什么?

唐·杜牧

当时辞人固不少,漫费纸札磨松煤。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贾岛形模元自瘦,杜陵言语不妨奇。

前年关外杀将军,今日岭头闻戍鼓。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风格俊爽峭健,后人称之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他的文学创作颇丰,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当时擅长文辞的人本来就不少,他们随意浪费纸张和墨水。

为了吟咏出一个恰当的字眼,不惜耗费极大的心力。

贾岛本就身形消瘦,杜甫的言辞也不妨奇特一些。

记得前年边关外有将军战死,如今在这山岭之上又听到了戍边的战鼓声。

释义

这首诗的前两句“当时辞人固不少,漫费纸札磨松煤”直接点题,指出当时擅长写作的人很多,但他们往往随意浪费纸张和墨水(松煤指古代书写用的墨),暗示了文学创作中的浮夸和浪费现象,接下来的两句通过贾岛和杜甫的例子,进一步说明好的文学作品需要精心雕琢,不惜耗费心力,最后两句则转向对时局的感慨,通过边关战事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以议论开篇,直接点出当时文学创作中的浮夸风气,接着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贾岛、杜甫)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即文学创作应该注重质量而非数量,需要精心雕琢和深入思考,最后两句则通过时局的描写,将诗歌的主题从文学创作扩展到对国家安危的关怀上,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深远和丰富,杜牧的诗歌风格俊爽峭健,这首诗也不例外,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牧对当时文学创作风气的批评有关,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期之一,文学创作繁荣但也存在一些浮夸和浪费的现象,杜牧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和反思,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杜牧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时局的关注,在唐代晚期,边疆战事频繁,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威胁,杜牧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自然会对这些问题产生深刻的思考和感慨。

“当时辞人固不少,漫费纸札磨松煤。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