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郑虔骨已朽,孔父天不遗。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1-22)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怀古

郑虔骨已朽,孔父天不遗。出自哪首诗?

唐·杜甫

郑虔骨已朽,孔父天不遗。

文章传海内,风骨在江湄。

儒雅皆传后,高风激懦卑。

千秋遗爱在,犹自泣残碑。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译文

郑虔的尸骨早已腐朽,孔子的父亲却未能被上天留下。

但他们的文章流传于四海之内,风骨永存于江河之畔。

儒雅之风代代相传,高尚的情操激励着懦弱卑微之人。

千年的遗爱仍在,人们面对残碑依然潸然泪下。

释义

这首诗是杜甫对古代先贤的怀念与敬仰之作,首句提到郑虔和孔子的父亲(孔父嘉,此处可能泛指孔子家族),表示他们虽已逝去,但精神永存,杜甫赞美他们的文章流传广泛,风骨长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两句则表达了这些先贤的儒雅之风和高尚情操对后人的激励作用,以及人们对他们遗爱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怀古为主题,通过对古代先贤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杜甫对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敬仰之情,诗中“文章传海内,风骨在江湄”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先贤们的卓越成就和崇高精神,展现了杜甫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敬仰,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甫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敬仰有关,在唐代,文化繁荣,文学昌盛,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对古代先贤的成就和精神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可能与杜甫个人的遭遇和心境有关,他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洞察和反思,因此更加珍视和怀念古代先贤的卓越成就和崇高精神。

“郑虔骨已朽,孔父天不遗。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