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扶植斯文最有功,谁教大老老关中。的释义

7个月前 (01-23)诗词赏析26

诗词原文

关中书院

扶植斯文最有功,谁教大老老关中。的释义

明·冯从吾

扶植斯文最有功,谁教大老老关中。

讲堂开处宗风在,弦诵传来道脉通。

桃李满门争秀发,菁莪遍地尽成丛。

只今海内称名士,半是当年座下翁。

作者及朝代

冯从吾(1557年—1627年),字可大,号少墟,陕西长安(今西安)人,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关中学派领袖人物,他一生致力于讲学,创办关中书院,对明代及后世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冯从吾自幼聪颖好学,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生于长安一个书香门第,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及第,历任御史、大理寺丞等职,因直言敢谏,弹劾权贵,屡遭贬谪,晚年回到家乡,致力于讲学,创办关中书院,培养了大量人才,他的学术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主,同时吸收王阳明心学的某些观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

译文

扶持文化教育事业功劳最大,是谁让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留在关中。

讲堂开设后,学术传统得以延续,弦歌诵读之声传来,学术脉络得以贯通。

学生们如桃李般竞相绽放,才华横溢,菁莪(比喻优秀的人才)遍地,人才济济。

如今海内闻名的名士,多半都是当年书院里的学生。

释义

这首诗是对关中书院及其创办者冯从吾的赞美,首句“扶植斯文最有功”直接点明了冯从吾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巨大贡献,次句“谁教大老老关中”以设问的形式,强调了冯从吾留在关中、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决心和行动,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书院内人才辈出的景象,进一步突出了冯从吾的教育成就。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关中书院及其创办者的赞美,展现了冯从吾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和卓越贡献,诗中“讲堂开处宗风在,弦诵传来道脉通”两句,既描绘了书院内学术氛围的浓厚,又体现了学术传承的重要性,而“桃李满门争秀发,菁莪遍地尽成丛”两句,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书院内人才济济、硕果累累的景象。

创作背景

冯从吾在晚年回到家乡后,深感当时社会风气败坏,士人追求名利,而真正的学问和道德却日益衰落,为了挽救这一局面,他毅然决定创办关中书院,致力于讲学和教育事业,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既表达了他对文化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也寄托了他对书院未来发展的美好期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冯从吾作为一位教育家和学者的崇高情怀和深远影响。

“扶植斯文最有功,谁教大老老关中。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