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烽候虽久息,武经思豫备。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1-23)诗词赏析22

诗词原文

边备

烽候虽久息,武经思豫备。的意思及出处

唐·杜牧

烽候虽久息,武经思豫备。

重关犹设扃,深垒尚增堞。

海内今一家,徒然劳戍卒。

远方何所畏,诸夏在咫尺。

苟无戎马惊,岂有征役苦。

何日边尘静,良牧称燕许。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他的散文也颇负盛名,尤其是《阿房宫赋》更是传世名篇。

译文

烽火边关虽然已久无战事,但武经兵法仍需时刻准备。

重重关隘依然紧锁大门,深深的堡垒还在加高城墙。

如今海内一统,为何还要徒劳戍卒?

远方有何可惧,中原就在眼前。

如果没有外敌侵扰,怎会有征战之苦?

何时边境才能安宁,希望有良将如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颋般守护边疆。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杜牧对于边疆防御的重视,即便在和平时期,也不能放松警惕,应当时刻准备应对可能的战争,诗中通过描述边疆的防御设施,如重关、深垒等,以及对于戍卒辛劳的同情,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深切关注,也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良将的期盼。

赏析

杜牧的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表达了对边疆防御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诗中“烽候虽久息,武经思豫备”一句,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现实情况的警醒,体现了杜牧作为一位有识之士的远见卓识,诗中也流露出对边疆戍卒的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使得整首诗在表达国家大义的同时,也充满了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边疆形势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朝代,边疆安全一直是国家的重要议题,杜牧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于边疆防御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这首诗可能是他在看到边疆防御设施依然严密,而国家内部却已经实现一统的情况下,有感而发,表达了对边疆防御重要性的强调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杜牧对于国家安全的深切关注和对于良将的期盼。

“烽候虽久息,武经思豫备。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