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烽候虽久息,武经思豫备。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1-23)诗词赏析25

诗词原文

边备

烽候虽久息,武经思豫备。的意思及出处

唐·杜牧

烽候虽久息,武经思豫备。

重关犹设扃,深垒尚增堞。

海内今一家,徒然劳戍卒。

远方何所畏,诸夏在咫尺。

苟无戎马惊,岂有征役苦。

何日边尘静,良牧称燕许。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他的散文也颇负盛名,尤其是《阿房宫赋》更是传世名篇。

译文

烽火边关虽然已久无战事,但武经兵法仍需时刻准备。

重重关隘依然紧锁大门,深深的堡垒还在加高城墙。

如今海内一统,为何还要徒劳戍卒?

远方有何可惧,中原就在眼前。

如果没有外敌侵扰,怎会有征战之苦?

何时边境才能安宁,希望有良将如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颋般守护边疆。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杜牧对于边疆防御的重视,即便在和平时期,也不能放松警惕,应当时刻准备应对可能的战争,诗中通过描述边疆的防御设施,如重关、深垒等,以及对于戍卒辛劳的同情,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深切关注,也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良将的期盼。

赏析

杜牧的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表达了对边疆防御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诗中“烽候虽久息,武经思豫备”一句,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现实情况的警醒,体现了杜牧作为一位有识之士的远见卓识,诗中也流露出对边疆戍卒的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使得整首诗在表达国家大义的同时,也充满了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边疆形势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朝代,边疆安全一直是国家的重要议题,杜牧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于边疆防御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这首诗可能是他在看到边疆防御设施依然严密,而国家内部却已经实现一统的情况下,有感而发,表达了对边疆防御重要性的强调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杜牧对于国家安全的深切关注和对于良将的期盼。

“烽候虽久息,武经思豫备。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全诗是什么?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全诗是什么?

这首包含关键词“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初晴游沧浪亭》,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初晴游沧浪亭》宋·陆游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初晴草色绿新抽,细径幽深信步游。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山光悦鸟性,水色润禅心。有名闲富贵...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有明确作者和朝代的古诗,这更像是对某种意境或场景的概括性描述,可能灵感来源于古代诗词或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尝试构造一首符合这些关键词意境的古诗,并为其虚构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