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扁舟棹入水云乡,劫火初销迹半荒。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1-23)诗词赏析22

诗词原文

水乡劫后

扁舟棹入水云乡,劫火初销迹半荒。全诗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朱彝尊

扁舟棹入水云乡,劫火初销迹半荒。

白鸟影边风浩荡,绿芜深处月微茫。

人家多住竹篱内,客路遥经苇岸旁。

此地从来宜避世,何须更问武陵乡。

作者简介

朱彝尊(1629年-1709年),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年)入直南书房,曾参与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禛齐名,时称“南王北朱”,尤工于词,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有《曝书亭集》等。

译文

乘着小舟划进那云雾缭绕的水乡,战乱后的痕迹尚未完全消散,一片荒凉,白鸟飞翔的影子边,风势浩荡;绿草丛生的深处,月光朦胧,人们大多居住在竹篱笆围起的小屋中,客行的道路遥远,要经过芦苇丛生的河岸旁,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适合避世隐居,又何必再去寻找那传说中的武陵仙境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水乡的一片荒凉景象,但又不失其宁静与美丽,诗人乘舟进入水乡,感受到的是劫后余生的荒凉与自然的宁静和谐,白鸟、绿芜、竹篱、苇岸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画面,诗人认为此地适合避世隐居,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水乡为背景,通过描绘战乱后的荒凉景象与自然的宁静和谐,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逃避,诗中“扁舟棹入水云乡”一句,既描绘了诗人乘舟进入水乡的情景,又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而“劫火初销迹半荒”一句,则揭示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沉重的基调,后几句则通过描绘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与荒凉交织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朱彝尊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朱彝尊生活在清代初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可能亲身经历了战乱带来的痛苦和破坏,因此对和平与宁静的生活充满了向往,这首诗通过描绘水乡劫后的荒凉景象与自然的宁静和谐,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乱带来的破坏的深深忧虑。

“扁舟棹入水云乡,劫火初销迹半荒。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