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别后相思何所道,尊前秋色似君山。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1-23)诗词赏析21

诗词原文

浣溪沙·洞庭

别后相思何所道,尊前秋色似君山。出自哪首诗?

宋·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别后相思何所道,尊前秋色似君山。

一叶扁舟轻似燕,载将山色到江南,画屏闲展吴山翠,远水天边秋雁寒。

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因上书为岳飞辩冤,为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反宋,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贤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其词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阔大而情调哀伤,多抒发爱国思想,亦有吟咏自然景物之作,题材广泛,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

译文

走遍了潇湘两岸,来到了浩渺的洞庭湖畔,楚天辽阔,远处是数座青翠的山峰,离别之后,相思之情难以言表,只能借眼前的秋色与君山相比,寄托我的思念,一叶扁舟轻盈如燕,载着满山的秋色驶向江南,闲展画屏,吴山的苍翠映入眼帘,远水天边,秋雁正忍受着寒冷向南飞去。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在洞庭湖畔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词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上片写词人行尽潇湘,来到洞庭湖畔,眼前是楚天辽阔、数峰青翠的景象,引出下片对别后相思的抒发,下片以“一叶扁舟”为引子,将秋色与江南相联系,再通过“画屏闲展”和“远水天边秋雁寒”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离愁别绪。

赏析

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词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上片“行尽潇湘到洞庭”一句,既写出了词人的行程,又暗示了词人的心境——经历了漫长的旅途,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但心中的思念却并未因此减少,下片“别后相思何所道,尊前秋色似君山”一句,将相思之情与眼前的秋色相结合,以君山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词人的思念之情。“一叶扁舟轻似燕,载将山色到江南”一句,以轻盈的扁舟和满山的秋色为引子,将词人的思绪带向了远方,进一步加深了词人的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作于张孝祥游历洞庭湖期间,当时,词人或许正经历着与友人的离别之痛,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在洞庭湖畔,词人面对着辽阔的楚天、青翠的山峰和满眼的秋色,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作为一位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作品也往往蕴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这首词也不例外地体现了词人的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

“别后相思何所道,尊前秋色似君山。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