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1-23)诗词赏析23

诗词原文

挽歌诗三首·其三

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出自哪首诗?

唐·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此句虽非直接出自上述原文,但可融入意境解析中,体现诗中意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陶渊明

朝代: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

作者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伟大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译文

荒草何其茂盛,白杨树在风中萧萧作响,严霜降临在寒冷的九月,我送你去远郊的墓地,四周没有人居住,高高的坟墓显得格外突兀,马儿仰天长鸣,风也显得格外凄凉,墓室已经关闭,你再也不会迎来清晨的阳光,一千年都不会再有朝霞,贤达之人对此也无可奈何,那些曾经来送别的人,各自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亲戚或许还会有些悲伤,但其他人已经唱起了歌,死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身体只不过寄托在这山陵之间罢了。

(注:“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可理解为:被蓬蒿深深掩埋,清晨的月亮也显得如此昏暗不明。)

释义

这首诗是陶渊明为悼念逝者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离别、贤达与世俗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荒草、白杨、严霜、高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逝者深深的哀悼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离别、贤达与世俗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比“荒草何茫茫”与“高坟正嶕峣”,以及“马为仰天鸣”与“风为自萧条”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逝者离世后的凄凉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逝者的深深哀悼,诗人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生死的豁达态度,认为身体只不过寄托在这山陵之间,无需过多挂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陶渊明晚年时期,当时他可能对生死、离别等人生话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陶渊明一生仕途不顺,晚年归隐田园,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这首诗可能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生命无常和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也反映了陶渊明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生命价值的珍视。

“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