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受钺辞金殿,凭轩去鼎城。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1-24)诗词赏析24

诗词原文

辞朝行

受钺辞金殿,凭轩去鼎城。全诗是什么?

唐·刘禹锡

受钺辞金殿,凭轩去鼎城。

风霜迎晓日,戈甲照秋营。

海内今无事,江南岁有秋。

须知天子意,不杀一人囚。

作者及朝代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创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刘禹锡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自幼聪颖好学,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后历任监察御史等职,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历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京,官至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的诗风豪迈,善于运用典故和寓言,表达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感悟。

译文

手持符节辞别金碧辉煌的宫殿,倚靠栏杆离开繁华的鼎州城。

风霜迎来了清晨的阳光,兵器铠甲映照着秋天的军营。

如今海内太平无事,江南地区又迎来丰收的秋天。

要知道天子的心意,是不愿轻易杀人的。

释义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被贬谪后,重新被朝廷起用,前往新的任职地途中所作,诗中“受钺辞金殿”描绘了诗人接受朝廷任命,辞别皇宫的场景;“凭轩去鼎城”则写出了他离开鼎州(今湖南常德)的情景,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看法和对天子的期望,希望国家能够保持和平稳定,天子能够宽以待民,不轻易杀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辞别旧地、前往新职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稳定、天子仁政的期望,诗中“风霜迎晓日,戈甲照秋营”两句,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又暗含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国家安全的担忧,而“海内今无事,江南岁有秋”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期望,最后两句“须知天子意,不杀一人囚”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政治主张,即希望天子能够宽以待民,不轻易杀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禹锡被贬谪后重新被朝廷起用的时期,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运动而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等地多年,后来,他因得到朝廷的赦免和重新起用,而前往新的任职地,在途中,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和对天子的期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刘禹锡个人的政治主张和人生追求,也反映了唐代中期社会的政治状况和人民对和平稳定生活的向往。

“受钺辞金殿,凭轩去鼎城。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