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海国千家通赤县,沧溟一气应黄钟。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1-24)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海国千家通赤县

海国千家通赤县,沧溟一气应黄钟。下一句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丘逢甲

海国千家通赤县,沧溟一气应黄钟。

楼台夜映蛟龙影,鼓角秋随雁字风。

开府文章传海内,伏波勋业在军中。

东南半壁今无事,且听渔舟唱晚红。

作者简介

丘逢甲(1864年-1912年),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仙、仲阏、仓海,广东省汕尾市陆丰碣石人,祖籍福建漳州府海澄县(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晚清爱国志士、教育家、革命家、诗人、抗日保台志士,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曾任清朝教育部主事,其后弃官返回台湾办学,甲午战争后参加抗日保台斗争,台湾被割让后,回广东办学,从事教育,辛亥革命后以广东军政府教育总长、广东都督府参议职,民国元年(1912年)与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同年4月28日,在广州黄花岗起义一周年之际遭人暗杀,不幸牺牲,年仅48岁,丘逢甲的诗多抒发爱国忧时之情,表达收复台湾的愿望,风格苍劲奔放,慷慨悲凉,被誉为“岭海巨儒”。

译文

海外的千家万户与中华大地相连,苍茫的大海与黄钟之音相应和。

夜晚的楼台映照着蛟龙的影子,秋天的鼓角声随着雁字形的风飘荡。

(丘逢甲)的文章在海内广为流传,他的功勋和业绩在军队中备受赞誉。

如今东南半壁江山已经安定无事,姑且听听那渔舟在晚霞中唱响的歌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海外华人与祖国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丘逢甲对国家的深厚情感,首联“海国千家通赤县,沧溟一气应黄钟”表达了海外华人与中华大地的血脉相连,以及他们与祖国文化的共鸣,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景象和人物,展现了丘逢甲的文采和功勋,尾联则以“东南半壁今无事,且听渔舟唱晚红”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宏大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丘逢甲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崇高理想,首联的“海国千家”与“沧溟一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达了海外华人与祖国的紧密联系,又展现了大海的广阔与深邃,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具体的景象和人物,生动地描绘了丘逢甲的文采和功勋,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尾联则以“东南半壁今无事”作为背景,以“且听渔舟唱晚红”作为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又展现了诗人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期待和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丘逢甲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经历了甲午战争和台湾被割让等重大历史事件,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在诗中,丘逢甲以海外华人的视角,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崇高理想,他通过描绘景象和人物,展现了自己的文采和功勋,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期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丘逢甲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代表了当时广大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崇高理想。

“海国千家通赤县,沧溟一气应黄钟。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