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新诗想瘦支床骨,好寄罗浮洞里看。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1-24)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新诗想瘦支床骨,好寄罗浮洞里看。全诗是什么?

题画寄仲木

明·屈大均

万树梅花绕屋栽,

孤山深处水萦回。

新诗想瘦支床骨,

好寄罗浮洞里来。

作者简介

屈大均(1630年-1696年),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之称,字介子,一字翁山、番禺人,明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世之志未衰,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一说二十六年)清廷开博学鸿词科,同事举荐,称疾不就,其诗初学唐人,多咏史之作,七言律绝尤有特色,著作丰富,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等,均传世。

译文

万棵梅花环绕着房屋栽种,孤山深处溪水蜿蜒曲折。

我因构思新诗而消瘦得仿佛能支撑起床榻的骨架,只盼能将这诗寄往罗浮山洞中与你共赏。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梅花环绕、溪水萦回的孤山深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万树梅花绕屋栽”以梅花之多、之美,营造出一种高洁、清幽的氛围;次句“孤山深处水萦回”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静与深远,后两句“新诗想瘦支床骨,好寄罗浮洞里来”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抒发,他因构思新诗而日渐消瘦,希望将这份心血之作寄给远方的友人,共同欣赏这份艺术之美。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梅花、孤山、溪水的描绘,营造出一个静谧、清幽的自然环境,为后文的抒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创作新诗而日渐消瘦的执着与热爱,这种情感的真挚与深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诗人以“支床骨”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因创作新诗而身心俱疲的状态,更增添了整首诗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屈大均题画之作,寄托了他对远方友人仲木的深深思念,仲木是屈大均的好友,两人志同道合,情谊深厚,在屈大均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或许正身处异乡,远离了与仲木共度的美好时光,他通过描绘这幅梅花环绕、溪水萦回的孤山深处景象,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也以创作新诗为寄托,将自己的情感与心血融入其中,希望这份艺术之美能够穿越千山万水,与远方的友人产生共鸣。

“新诗想瘦支床骨,好寄罗浮洞里看。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