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归去来兮寻栗里。笑矣乎,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1-24)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归隐

归去来兮寻栗里。笑矣乎,出自哪首诗?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归去来兮寻栗里,

笑矣乎,人间万事细如丝。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归去吧,回到那栗里(陶渊明的隐居地,此处代指隐居之处)去,

笑一笑吧,人世间的万般事务都如同细丝般繁琐复杂。

释义

“归去来兮寻栗里”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希望摆脱尘世的纷扰,回归自然与宁静。“笑矣乎,人间万事细如丝”则是对人世间繁琐事务的感慨和无奈,诗人以笑置之,表现出一种超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简短而意蕴深远,通过“归去来兮寻栗里”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归隐之志,栗里作为陶渊明的隐居地,象征着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笑矣乎,人间万事细如丝”一句,则是对人世间繁琐事务的深刻洞察和感慨,诗人以笑置之,既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和豁达,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世事纷扰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白居易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在长期的贬谪生活中,他逐渐对官场和世俗产生了厌倦和反感,转而向往一种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人生价值和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探索,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归去来兮寻栗里。笑矣乎,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