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犹疑涉江处,空望采莲归。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1-25)诗词赏析22

诗词原文

采莲曲

犹疑涉江处,空望采莲归。出自哪首诗?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犹疑涉江处,空望采莲归。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王之涣等人齐名,被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作以边塞诗和宫怨诗最为著名,风格雄浑豪放,情感深沉细腻,王昌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其诗歌创作却从未停止,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

译文

荷叶与罗裙仿佛同一种颜色,荷花开在少女的脸庞两边,她们混入荷叶中难以分辨,听到歌声才察觉有人来了,我还在怀疑她们是否已渡过江去,只能空自望着她们采莲归来的方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采莲图,前两句通过荷叶与罗裙的颜色对比,以及荷花与少女脸庞的映衬,展现了少女的青春美丽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美好,后两句则通过“犹疑涉江处,空望采莲归”表达了诗人对采莲少女的思念和期盼之情,以及因无法确定她们是否归来而产生的怅然若失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和少女的青春活力,诗人通过荷叶、荷花、罗裙等元素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荷塘之中,诗人还通过“犹疑涉江处,空望采莲归”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昌龄的仕途坎坷和人生经历有关,王昌龄一生多次被贬谪,仕途不顺,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采莲少女的美丽和青春活力,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他也通过“犹疑涉江处,空望采莲归”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情感上的矛盾和挣扎,正是王昌龄在仕途坎坷和人生经历中所体验到的真实感受。

“犹疑涉江处,空望采莲归。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