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瘦藤倚石霜色老,文纱卷日晨光妍。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5)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瘦藤倚石霜色老,文纱卷日晨光妍。上一句是什么?

山居

宋·释绍嵩

瘦藤倚石霜色老,文纱卷日晨光妍。

林深路迷啼鸟细,水落溪穷白云闲。

野老村居无俗客,道人茅舍有松关。

西风忽送秋声起,吹我诗心到笔端。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亚愚,自号江东老僧,有诗集《江东老僧宝印集》传世,但具体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不多,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

译文

瘦弱的藤条依偎在石头上,霜色已深显其苍老;精美的纱窗卷起,晨光妍丽映照进来,树林深处道路迷蒙,鸟啼声细碎;溪水干涸,尽头处白云悠然自得,山野老人居住在村里,没有俗客打扰;道人住在茅舍里,有松林作为关卡,西风忽然吹来秋天的声音,吹动我的诗心流淌到笔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联通过“瘦藤倚石”和“文纱卷日”两个意象,展现了自然景物的静谧与晨光的美丽,颔联进一步描绘山林深处的幽静,鸟啼声细,溪水干涸,白云悠闲,颈联则转向描写山居人物的生活状态,野老无俗客打扰,道人隐居松关,尾联以西风送秋声为引子,表达了诗人诗兴大发,创作欲望涌动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充满了禅意和诗意,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瘦藤倚石”、“文纱卷日”、“林深路迷”、“水落溪穷”等,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通过“野老村居无俗客”、“道人茅舍有松关”等描写,展现了山居人物的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尾联以“西风忽送秋声起,吹我诗心到笔端”作为收束,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热爱,又展现了诗人创作诗歌的激情和才华,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文献记载不详,我们无法得知具体的创作时间和地点,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山居生活中所写,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山居人物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人也通过诗歌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才华,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创作才华。

“瘦藤倚石霜色老,文纱卷日晨光妍。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