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的释义

6个月前 (01-25)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刺客行

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的释义

唐·李贺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

惜哉剑术疏,其计乃不生!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描绘鬼怪世界,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风格瑰丽奇特,语言凝练,富有音乐性。

译文

燕国的太子丹擅长养士,立志要报复强大的秦国,他招募了众多勇士,最终在年末得到了荆轲,君子为了知己而死,荆轲提着剑离开了燕京,白色的骏马在宽广的道路上嘶鸣,慷慨地为我送行,他雄壮的头发直指高高的帽子,勇猛的气势冲破了长缨,我们在易水上设宴饯行,四座都是群英荟萃,渐离击筑发出悲壮的声音,宋意高声歌唱,萧萧的哀风逝去,淡淡的寒波涌起,商音让人流泪,羽声使壮士心惊,荆轲心里知道这一去不复返,但仍有后世的名声,他登上马车何时回头,飞车进入了秦国的宫廷,他凌厉地越过万里,曲折地经过千座城池,地图展开到尽头时事情就发生了,秦王正感到惊愕,可惜荆轲的剑术不够精湛,奇功最终没有成功,荆轲虽然已经死去,但他的事迹千载之后仍然令人感慨,荆轲的事迹不值得多说,但田光(田子老)的忠诚和勇气却令人惊叹,可惜荆轲的剑术不够精湛,他的计划才没有实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展现了荆轲的英勇无畏和悲壮命运,诗中不仅赞美了荆轲的忠诚和勇气,还表达了对荆轲剑术不精、计划失败的惋惜,通过“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一句,突出了田光(田子老)的忠诚和勇气,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丰富和深刻。

赏析

这首诗以荆轲刺秦王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展现了荆轲的英勇无畏和悲壮命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素骥鸣广陌”、“雄发指危冠”等,使荆轲的形象栩栩如生,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音乐元素,如“渐离击悲筑”、“商音更流涕”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议论的手法,表达了对荆轲剑术不精、计划失败的惋惜和对田光忠诚勇气的赞叹,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深刻和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贺在唐代中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身处其中深感怀才不遇和悲愤不平,他通过描绘荆轲刺秦王的壮举,表达了对忠诚和勇气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也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这句诗在原文中并非独立成句,而是嵌入在整首诗中的一部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在诗词原文中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使其更加完整和符合题意,在赏析和创作背景部分也进行了相应的解读和阐述。

“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