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惟彼陶唐,百工允釐。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25)诗词赏析41

诗词原文

惟彼陶唐,百工允釐。下一句是什么?

《尚书·大禹谟》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据传为上古时期史官或集体创作)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徇私以毁公家之成,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惟兹有夏,多罪多凶,惟时有苗,不率大夏,率杀无辜,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瞽叟亦允若,以敬授人,帝不时敷,同室操戈,惟彼陶唐,百工允釐,下民其咨,有能御之。”

作者简介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汇编,主要记载了上古时期的历史事件、君王的训诫和治国理念等,由于年代久远,具体作者已无从考证,一般认为是上古时期的史官或集体创作。

译文

(节选部分)

大禹啊,你考察古代的行事,你的文治武功已经传遍了四海,你恭敬地继承了先帝的遗志,你说:“君主能敬重他的君主之道,臣子能敬重他的臣子之道,政事就能治理好,百姓就能勉力修德。”帝舜说:“对!确实像你说的这样,好的言论不会埋没,民间没有遗漏的贤才,天下万国都会安宁,考察众人,舍弃自己的私见而听从别人的正确意见,不虐待无依无靠的人,不抛弃困顿贫穷的人,只有帝舜才能做到这一点。”益说:“啊!要警惕啊!要警戒没有忧患,不要失去法度;不要沉迷于安逸,不要放纵于享乐;任用贤才不要有二心,去除邪恶不要犹豫;有疑虑的谋略不要实行,各种计划都要光明正大,不要违背道义去博取百姓的赞誉,不要徇私情去损害公家的成就,谨慎地发布命令,命令一旦发出就要执行,不要违背,只有那古代的陶唐氏,他的百官都治理得很好,下面的百姓都很高兴,有谁能抵挡他们呢?”

释义

“惟彼陶唐,百工允釐”的意思是:只有那古代的陶唐氏(即尧帝),他的百官都治理得很好,工作都做得恰当,这里赞扬了尧帝治国有方,百官都能尽职尽责。

赏析

这句话是《尚书·大禹谟》中的一句,它通过对古代圣王尧帝的赞扬,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尧帝作为古代圣王,他的治国理念被后世所推崇,其中就包括他善于任用贤才,使百官都能尽职尽责,这句话也体现了《尚书》中强调的“以德治国”的思想,即通过君主的德行来影响百官和百姓,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

创作背景

《尚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汇编,其成书年代久远,具体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根据历史记载和文献研究,可以推测《尚书》中的篇章大多反映了上古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治国理念。《大禹谟》一篇主要讲述了大禹治水、继承帝位以及他治理国家的故事和理念,这句话作为其中的一句,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和对圣王治国理念的推崇。

“惟彼陶唐,百工允釐。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