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地经戎马人烟绝,天入风霜雁影来。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5)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地经戎马人烟绝,天入风霜雁影来。下一句是什么?

题边关

唐·王昌龄

地经戎马人烟绝,天入风霜雁影来。

千里戍楼吹笛罢,一轮明月照关开。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译文

这片土地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人烟稀少,几乎成了无人之地;天空中风霜交加,大雁的身影在寒风中飞来,千里之外的戍楼上,笛声刚刚停歇,一轮明月高悬,照亮了边关的城门。

释义

“地经戎马人烟绝”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荒凉景象,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天入风霜雁影来”则通过风霜和雁影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边关的凄清和寒冷。“千里戍楼吹笛罢”中的笛声停歇,暗示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和战争的暂时宁静;“一轮明月照关开”则以明月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边关战士的深切关怀。

赏析

这首诗以边关为背景,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荒凉景象和战士们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首句“地经戎马人烟绝”直接点明了战争对土地的破坏和对人民生活的摧残;次句“天入风霜雁影来”则以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边关的凄清和寒冷,后两句“千里戍楼吹笛罢,一轮明月照关开”则通过笛声和明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士们的深切关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创作背景

王昌龄在唐代是一位以边塞诗著称的诗人,他曾在西北边塞任职,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艰辛生活,这首诗可能是他在边关任职期间或离开边关后,根据自己对边关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战士们的深切关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地经戎马人烟绝,天入风霜雁影来。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全诗是什么?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实际上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完整古诗,而是融合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表达,形成了富有诗意与季节特色的对句,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们可以构想一首假想的古诗,并围绕这些关键词进行创作与解析。假想古诗题目:四季雅趣朝代:唐代作者:李逸风(虚构人物)原文:春赏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