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远山浮浅黛,明月冷疏砧。的释义

8个月前 (01-26)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远山浮浅黛,明月冷疏砧。的释义

秋夜感怀

唐·李商隐

远山浮浅黛,明月冷疏砧。

秋意浓如醉,离情淡似烟。

风摇孤影瘦,露点落花眠。

何处相思寄,天涯共此年。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远处的山峦仿佛浮动着淡淡的青黑色,明亮的月亮下,稀疏的捣衣声显得格外清冷,秋天的气息浓烈得如同醉酒一般,离别的情感却淡泊得像轻烟,风儿摇曳着孤独的影子,显得越发消瘦;露珠点缀着落花,使它们沉睡在夜色中,我的相思之情该寄托于何处呢?只愿在这天涯海角,与你共度这同样的岁月。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首联“远山浮浅黛,明月冷疏砧”以远山、明月、捣衣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颔联“秋意浓如醉,离情淡似烟”则直接点出秋意之浓和离情之淡,形成鲜明对比,颈联“风摇孤影瘦,露点落花眠”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凄凉的氛围,尾联“何处相思寄,天涯共此年”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共度岁月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首联的“远山浮浅黛”和“明月冷疏砧”不仅描绘了秋夜的景象,还寓含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颔联的“秋意浓如醉”和“离情淡似烟”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颈联的“风摇孤影瘦”和“露点落花眠”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凄凉的氛围,使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共度岁月的愿望,使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商隐在异乡漂泊时所作,当时他远离家乡和亲人,独自面对秋夜的孤寂和凄凉,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这首诗也反映了李商隐晚年生活的孤独和凄凉,以及他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远山浮浅黛,明月冷疏砧。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