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大鱼恒苦饱,小鱼恒苦饥。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26)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大鱼恒苦饱,小鱼恒苦饥。上一句是什么?

大鱼行

宋·梅尧臣

大鱼人不得,小鱼脱纲罗。

大鱼恒苦饱,小鱼恒苦饥。

虾蟹与蛭螾,所食奚足非。

食大固足饱,害物亦已多。

嗟哉渔网人,贪利一何愚。

网取欲满屋,奈此江湖何。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叔父荫,补河南主簿,历知太和县、德兴县,监湖州税,嘉祐二年(1057年),召试,赐进士出身,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浮华堆砌,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时人称为“古淡”,所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风格力求平淡、含蓄,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与欧阳修同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有《宛陵先生集》《唐载记》《毛诗小传》等。

译文

大鱼人们难以捕获,小鱼却常常从渔网中逃脱,大鱼总是因为吃得太饱而苦恼,小鱼则总是因为饥饿而挣扎,虾蟹和蛭螾等小生物,它们所吃的食物又怎能算作什么呢?大鱼虽然吃得饱,但它对其他生物的伤害也已经太多了,唉,那些捕鱼的人啊,你们贪图利益是多么愚蠢啊!你们想要用渔网把鱼捕满整个屋子,可是你们又怎么对得起这广阔的江湖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大鱼和小鱼的生存状态,揭示了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则以及人类贪婪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大鱼因为体型庞大而难以被捕获,但一旦捕获便能吃得饱足;小鱼则因为体型小容易逃脱渔网,但常常处于饥饿之中,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大鱼虽饱却害物多的批评,以及对小鱼虽饥却难逃命运的同情,诗人也借渔人之手,批判了人类的贪婪和短视,提醒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存法则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贪婪行为的批判,诗人通过对比大鱼和小鱼的生存状态,巧妙地揭示了自然界中的弱肉强食现象,以及人类贪婪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诗人也通过渔人的形象,批判了人类的短视和自私,提醒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梅尧臣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有关,宋代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也日益加剧,这种贪婪的索取行为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也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梅尧臣作为一位具有敏锐洞察力和深刻思想的诗人,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类贪婪行为的批判和对自然生态的关爱,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唤起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大鱼恒苦饱,小鱼恒苦饥。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