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异代无人知禹穴,游人来往到今疑。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1-26)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游禹穴

异代无人知禹穴,游人来往到今疑。的意思及出处

唐·李绅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浮荒冢,涛声荡海沙。

异代无人知禹穴,游人来往到今疑。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绅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生于润州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唐朝宰相、文学家,中书令李敬玄曾孙,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悯农二首》,流传甚广,千古传诵,被誉为悯农诗人、诗豪。

译文

禹庙坐落在空旷的山中,秋风萧瑟,落日西斜,荒废的庭院里垂挂着橘柚,古老的屋壁上绘着龙蛇,云雾缭绕在荒冢之上,波涛之声激荡着海沙,不同时代的人都不知道禹穴的确切位置,游人来来往往直到今天仍然心存疑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禹庙的荒凉景象,以及禹穴的神秘莫测,禹庙位于山中,环境幽静,秋风落叶,落日余晖,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庭院荒废,橘柚垂挂,古屋壁画,都透露出岁月的痕迹,而禹穴作为大禹治水的象征,其位置却无人知晓,游人对此充满疑惑。

赏析

这首诗以禹庙和禹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敬仰,诗中“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桔柚”等句,以景寓情,渲染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与禹庙的荒凉、禹穴的神秘相呼应,诗人通过“异代无人知禹穴,游人来往到今疑”等句,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疑惑和对大禹治水功绩的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绅在游览禹庙和禹穴时所作,禹庙和禹穴作为大禹治水的象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历史遗迹逐渐荒废,禹穴的确切位置也无人知晓,诗人在游览时,面对这些荒凉、神秘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感慨和疑惑,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和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异代无人知禹穴,游人来往到今疑。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