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挽公不得留,觞豆纷祖饯。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26)诗词赏析19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挽公不得留,觞豆纷祖饯”,这两句诗出自南朝宋诗人谢瞻的《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征还东》,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挽公不得留,觞豆纷祖饯。全诗是什么?

《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征还东》

南朝宋·谢瞻

祗命遵时驾,抚迹犹自怜。

离会虽相迩,悲与欢际连。

寝兴倦幽絷,徂逝愆凉年。

踟蹰淹留客,言及九逝篇。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愆。

挽公不得留,觞豆纷祖饯。

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牵。

资性本端详,苟为无颇偏。

酒酣自远毕,雅志在吴篇。

且须鸣棹舫,窅窅入云烟。

作者简介

谢瞻(353年-408年),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卫将军谢晦长兄,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谢安兄谢奕之孙,谢据之子,谢瞻年幼时便神采俊秀,聪明伶俐,初任桓伟安西参军,楚台秘书郎,后任相国从事中郎,宋武帝刘裕镇军、琅琊王大司马参军,转主簿,安成相,中书侍郎,宋国中书、黄门侍郎,相国从事中郎,永初三年(422年),谢瞻在豫章太守任上去世,时年五十六岁,追赠散骑常侍、太常。

译文

奉命按时驾车出发,抚今追昔仍自感可怜,离别与相会虽然相近,但悲伤与欢乐却交织相连,睡觉与起床都厌倦了被幽禁的生活,远行又错过了凉爽的年华,我犹豫着是否要留下,却已谈及《九逝》这样的离别之篇,北风吹动秋天的野草,边关的战马也有归期之限,想挽留你却无法留住,酒杯和菜肴在饯别宴上纷纷呈现,我长期患病已谢绝尘世的忧虑,欲望稀少很少有牵挂,本性本就端庄安详,行事从不偏颇,酒醉后自然远离尘嚣,高雅的志向在于吴地的诗篇,暂且鸣响船桨,驶入茫茫云烟之中。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离别的不舍与悲伤,又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饯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深沉,既有对离别的哀愁,又有对未来的期许,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朔风动秋草”,营造出一种凄凉而萧瑟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离别时的悲伤情感,诗人也通过饯别场景的描写,如“挽公不得留,觞豆纷祖饯”,展现出友人间深厚的情谊和不舍之情,在表达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瞻在担任豫章太守时,为送别被征召回京的友人庾西阳而作,当时,谢瞻与庾西阳交情深厚,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诗人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悲伤,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挽公不得留,觞豆纷祖饯。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