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世味只应扶薄醉,禅心聊与映虚花。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26)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虚花悟

世味只应扶薄醉,禅心聊与映虚花。全诗是什么?

清·曹雪芹

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其一

世味只应扶薄醉,禅心聊与映虚花。

从来蒙昧失真性,此去逍遥学出家。

其二

且住且行且安歇,偷闲消受好生涯。

雨后修篁更鲜净,风来松叶自交加。

(注:此诗为《红楼梦》中描写妙玉的诗,虽非传统意义上的独立诗篇,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故在此作为分析对象。)

作者简介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诗人、画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他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官宦世家,后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生的辛酸,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了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大荒山青埂峰下顽石幻化的通灵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译文

其一

世间的滋味只适合用微醺来扶持,禅意的心境姑且映照在那虚幻的花朵上。

自古以来人们就容易迷失真性,现在我决心抛弃世俗,去学习出家修行。

释义

“世味只应扶薄醉”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认为只有微醺才能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恼;“禅心聊与映虚花”则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和超脱的愿望,将禅意寄托在虚幻的花朵上,寓意着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描写妙玉内心世界的佳作,妙玉身为尼姑,却身处红尘之中,对世俗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诗中“世味只应扶薄醉”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妙玉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无奈,她试图用微醺来麻痹自己,以忘却世间的纷扰,而“禅心聊与映虚花”则展现了妙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她希望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妙玉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又展现了她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红楼梦》是曹雪芹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家族兴衰史创作的一部伟大作品,在书中,妙玉是一个身世复杂、性格独特的尼姑形象,她出身于官宦世家,因家庭变故而被迫出家修行,她虽然身在佛门,却难以割舍对世俗生活的眷恋和向往,这首诗正是曹雪芹根据妙玉的形象和内心世界创作而成的,旨在通过妙玉的形象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曹雪芹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世味只应扶薄醉,禅心聊与映虚花。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