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淮南讵似东平好,鸾举无妨寄傲心。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1-26)诗词赏析22

诗词原文

寄傲林泉

淮南讵似东平好,鸾举无妨寄傲心。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宋代

作者:王之道

淮南讵似东平好,鸾举无妨寄傲心。

山水有情留客住,松风竹韵自鸣琴。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听鸟音。

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更问世间尘。

作者简介

王之道(生卒年不详),字彦猷,庐州濡须(今安徽无为)人,南宋词人、诗人,绍兴十五年(1145年)进士,调历阳丞,绍兴十八年(1148年),为敕令所删定官,迁司农寺丞,出知滁州,改湖州,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知饶州,寻提点江东刑狱,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侵,王之道被召入都,任枢密院编修官,兼权兵部侍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任右文殿修撰,知建康府,隆兴元年(1163年),为言者所劾,罢知建康府,不久复职,乾道元年(1165年),出知泉州,后改知福州,乾道三年(1167年),知袁州,旋改潭州,再改荆南府,乾道六年(1170年),罢归,著有《相山集》三十卷、《相山词》一卷。

译文

淮南的风光哪里比得上东平的美好,鸾鸟高飞也不妨碍我寄情山水、傲然自得的心,这里的山水仿佛有情,挽留客人在此长住,松风竹韵自然如同琴声悠扬,闲暇时,我可以在石上观赏流水,兴致来时,便在花间聆听鸟鸣,此地的风光无限好,我又何必再去询问世间的尘嚣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通过对比淮南与东平的风光,突出了东平的美好;次句则表明自己即使身处高位,也不妨碍寄情山水、保持傲骨的心,接下来两句描绘了山水间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在此间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美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王之道在任地方官期间,游历山水、感受自然之美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官场上的纷扰和世俗的压力,而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生活、寄情山水的文化传统。

“淮南讵似东平好,鸾举无妨寄傲心。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