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神之格思,报以介福。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6)诗词赏析14

关键词诗词创作与解析

神之格思,报以介福。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神之格思,报以介福

诗词原文

《大雅·崧高》

朝代:周代

作者:佚名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

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维申及甫,维周之翰。

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俾尔子孙,万寿无疆。

神之格思,报以介福。

万寿无疆,保我子孙。

作者简介

《大雅·崧高》的作者为佚名,即无从考证的古代作者,这首诗收录于《诗经·大雅》之中,是周代贵族在祭祀、宴飨等场合吟唱的乐歌,由于年代久远,作者的具体身份已无从得知,但《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其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深远。

译文

巍峨高耸的崧山,如同那高大的山峰直插云天。

崧山之上神灵降临,生下了申伯和甫侯两位贤人。

申伯和甫侯,他们是周王朝的中流砥柱。

他们是四方的屏障,是四方诸侯的表率。

愿你们的子孙,万寿无疆,永远昌盛。

神灵降临庇护,赐予你们无边的幸福。

万寿无疆,保佑我们的子孙后代。

释义

这首诗通过赞美崧山的高峻,引出神灵降临、贤人诞生的主题,申伯和甫侯作为周王朝的贤臣,被赞誉为国家的栋梁和四方诸侯的表率,诗人祈愿他们的子孙万寿无疆,并相信神灵会赐予他们无边的幸福。

赏析

《大雅·崧高》是一首典型的颂扬之作,通过赞美自然山川和贤臣,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诗中“神之格思,报以介福”一句,更是将神灵与人类的福祉紧密相连,体现了古人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这首诗也展现了周代贵族对贤臣的尊重和推崇,以及他们对子孙后代的美好祝愿。

创作背景

《大雅·崧高》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周王朝对贤臣的表彰和祭祀活动有关,在古代社会,贤臣是国家的栋梁,他们的存在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周王朝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彰申伯和甫侯等贤臣的功绩,并祈愿神灵保佑他们的子孙后代,这首诗也可能是在祭祀活动中吟唱的乐歌,以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

《大雅·崧高》不仅是一首赞美贤臣和自然山川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佳作。

“神之格思,报以介福。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