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倚槛长空数归鸟,楚词哀怨忆三闾。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27)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秋思

倚槛长空数归鸟,楚词哀怨忆三闾。出自哪首诗?

唐·韦庄

倚槛长空数归鸟,楚词哀怨忆三闾。

秋来处处割愁肠,又向荒台望故都。

野径人稀行叶少,寒山烟重过枫多。

前村半夜闻鸣杵,荞麦花开雪满坡。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尤其在词作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十国的纷乱,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译文

倚靠在栏杆上,望着长空,数着归来的鸟儿,心中不禁涌起对楚辞中哀怨之情的回忆,特别是那怀念屈原(三闾大夫)的篇章,秋天一到,处处都让人感到愁肠百结,我又一次登上荒台,遥望着故都的方向,乡间小路上行人稀少,落叶铺满了道路,寒冷的山林中烟雾缭绕,枫叶红得格外耀眼,前村的半夜里传来了舂米的杵声,预示着荞麦已经开花,白茫茫一片如同雪花覆盖了山坡。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首联“倚槛长空数归鸟,楚词哀怨忆三闾”以归鸟和楚辞为引子,引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屈原的怀念,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凄凉景象,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孤独,尾联则以荞麦花开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给全诗增添了一丝温暖。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秋日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对故国的思念,首联的“倚槛长空数归鸟”一句,既描绘了诗人孤独倚栏的形象,又通过“数归鸟”暗示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而“楚词哀怨忆三闾”一句,则借楚辞中的哀怨之情,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对故国的深情,颔联和颈联的秋日景象描绘,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孤独,尾联则以荞麦花开的景象,为全诗增添了一丝生机和希望,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饱满和丰富。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时代,韦庄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流离失所,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流亡期间或晚年回到故乡时所作,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寄托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情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倚槛长空数归鸟,楚词哀怨忆三闾。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