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青苍犹可濯,黑色不可移。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27)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青苍犹可濯,黑色不可移。上一句是什么?

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青苍犹可濯,黑色不可移。

作者简介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那青翠的颜色尚且可以洗涤,但墨染的黑色却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

释义

这首诗以墨梅为题,赞美了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后两句“青苍犹可濯,黑色不可移”进一步强调了墨梅颜色的坚定与不可改变,象征着诗人坚守节操、不为世俗所动的决心。

赏析

此诗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卖画为生,此诗正是作者这种高洁志趣和情怀的写照。

“青苍犹可濯,黑色不可移”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墨梅颜色的坚定与不可改变,象征着诗人坚守节操、不为世俗所动的决心,这两句诗不仅丰富了墨梅的形象,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元顺帝至正九年至十年(1349年—1350年)间,王冕在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在会稽九里山有一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此诗就作于此,此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矛盾,借梅自喻,感慨之下作此诗。

“青苍犹可濯,黑色不可移。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