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平生经世志,要似节轩翁。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27)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节轩先生赞

平生经世志,要似节轩翁。出自哪首诗?

宋·杨万里

平生经世志,要似节轩翁。

白首归田里,清风满故宫。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诗作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被誉为“诚斋体”,在政治上,他主张抗金,反对妥协投降,曾任官多地,关心民间疾苦,有较多的政治诗篇。

译文

我一生的处世志向,就是要像节轩先生那样,即使到了白发苍苍、告老还乡之时,我的高洁品格和清廉之风仍然充盈着曾经的宫殿(或指官场、仕途)。

释义

平生经世志:指作者一生所追求的处世原则和志向。

要似节轩翁:节轩翁,可能是指某位具有高尚节操和品德的先贤,作者以此作为自己的榜样。

白首归田里:指作者年老后回归田园生活。

清风满故宫:比喻作者虽已离职,但其清廉正直的品德仍然影响着曾经的官场或社会。

赏析

这首诗是杨万里对某位节轩先生的赞美,同时也是对自己人生理想的表达,诗中“平生经世志,要似节轩翁”直接点明了作者的志向,即要像节轩先生那样,保持高尚的节操和品德,后两句则通过“白首归田里,清风满故宫”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即使年老退休,也不忘初心,其清廉正直的品德仍然影响着周围的人和社会,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杨万里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关心民间疾苦、主张抗金的官员,杨万里在仕途上可能遭遇了不少挫折和困难,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妥协、不投降,在这首诗中,他通过赞美节轩先生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清廉正直品德的坚守和传承,这首诗也可能是在杨万里退休之后所作,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许。

“平生经世志,要似节轩翁。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