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记取汪坟苍桂树,文科应兆不相乖。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1-27)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记取汪坟苍桂树

记取汪坟苍桂树,文科应兆不相乖。全诗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记取汪坟苍桂树,文科应兆不相乖。

青衫旧日曾同坐,白发今朝各一涯。

秋老山光寒入眼,风高月色冷侵怀。

凭君莫话当年事,回首前尘如梦来。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袁枚主张“性灵说”,强调诗歌创作要抒发人的真性情,反对模拟古人,反对形式主义的束缚,他的诗作清新自然,别具一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请记住汪坟前的那棵苍翠的桂树,文科的吉祥之兆与我们不会相违背,昔日我们曾一同穿着青衫坐在这里,如今却各自白发苍苍,相隔天涯,秋天已深,山光显得寒冷刺眼,风高月冷,侵入心怀,请你不要谈论当年的事情,回首往事,一切都如梦一般。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记取汪坟苍桂树”既是对过去场景的回忆,也寓含了对未来的期许,次句“文科应兆不相乖”则透露出诗人对科举考试的信心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后四句则通过描绘秋日的凄凉景象和回忆往昔的温馨时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汪坟前的苍桂树,不仅勾起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还寓含了对未来的期许和信心,诗中“青衫旧日曾同坐,白发今朝各一涯”一句,通过对比昔日的亲密无间和今日的天各一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秋日凄凉的景象来烘托内心的孤独和凄凉,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袁枚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已经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创作这首诗时,袁枚可能正身处异乡,思念着远方的友人和过去的时光,他通过描绘汪坟前的苍桂树和秋日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信心,展现了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记取汪坟苍桂树,文科应兆不相乖。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