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百万人天望举扬,拈花微笑大乖张。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27)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百万人天望举扬,拈花微笑大乖张。出自哪首诗?

《禅悟》

朝代:宋代

作者:释宗杲

百万人天望举扬,拈花微笑大乖张。

空携空满袖归去,月满松风径路长。

作者简介

释宗杲(1089年-1163年),俗姓奚,字昙晦,号妙喜,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他出生于江苏宜兴,自幼聪颖好学,后出家为僧,深研佛法,成为禅宗临济宗杨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释宗杲的禅学思想深邃,主张“看话禅”,对后世禅宗影响深远,他一生游历四方,讲学传法,广受弟子敬仰。

译文

百万人天都在期盼着禅师的举荐和宣扬,但禅师只是拈花微笑,显得极为不合常规,他空手而来,又空手而归,只留下满袖的清风,月光洒满松风小径,路途显得悠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禅师在面对众人期盼时的淡然态度,百万人天,象征着世俗的期待和追求;举扬,则是指禅师的教诲和宣扬,禅师却以拈花微笑的姿态,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不拘一格的禅意,他并不在意世俗的期待和赞誉,而是选择空手而归,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禅师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禅意,首句“百万人天望举扬”与次句“拈花微笑大乖张”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禅师的与众不同,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禅师归去的场景,以月满松风小径的宁静美景,映衬出禅师内心的平和与自在,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宗杲游历四方、讲学传法的过程中,面对世俗的期待和赞誉,释宗杲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以禅意超脱世俗的束缚,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禅意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向世人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释宗杲的禅学思想,也体现了宋代禅宗文化的独特魅力。

“百万人天望举扬,拈花微笑大乖张。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