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何时洗兵甲,同作太平民。的释义

6个月前 (01-27)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题临安邸

何时洗兵甲,同作太平民。的释义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何时洗兵甲,同作太平民。(此句虽非直接出自上诗,但为解析所需,作为意境补充)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升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林升,字云友,又字梦屏,南宋诗人,生平不详,大约生活在孝宗朝(1163—1189),是一位擅长反映民间疾苦及抒发爱国情怀的诗人,他的作品不多,但《题临安邸》一诗以其深刻的讽刺意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广为流传。

译文

(原诗部分)

青山重重叠叠,楼阁高耸入云,西湖边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温暖的风熏得游人如痴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北宋都城,今河南开封)。

(补充意境)

何时我们才能洗净战场的兵甲,共同成为这太平盛世中的普通百姓呢?

释义

原诗通过对杭州西湖边奢华享乐景象的描绘,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的腐朽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补充的意境句“何时洗兵甲,同作太平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结束的期盼。

赏析

《题临安邸》以景寓情,借西湖歌舞的繁华景象,反衬出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和对国家危亡的漠视,诗人用“山外青山楼外楼”形容杭州的繁华,而“西湖歌舞几时休”则直接点出了这种繁华背后的危机——统治者沉迷于享乐,忘记了收复失地、重振国家的重任,最后一句“直把杭州作汴州”,更是以讽刺的口吻,揭示了南宋统治者对故都的遗忘和对现实的逃避。

补充的意境句“何时洗兵甲,同作太平民”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这种向往与厌恶,与全诗的主题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高宗赵构统治时期,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沉迷于西湖的繁华与享乐之中,忘记了收复失地、重振国家的重任,诗人林升深感忧虑,于是写下了这首《题临安邸》,以讽刺的口吻揭露了南宋统治者的腐朽生活和对国家危亡的漠视,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何时洗兵甲,同作太平民。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