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龟壳浮游不问津,壶中日月自长春。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27)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龟壳浮游不问津,壶中日月自长春。全诗是什么?

题壶中天地

唐·李中

龟壳浮游不问津,壶中日月自长春。

仙家胜境常如此,何处求来不近尘。

作者简介

李中,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9世纪至10世纪之间,他出身贫寒,但才情出众,以诗文闻名于世,李中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龟壳在水中漂浮,不问世间津渡(渡口)何在;壶中却自有日月轮转,永远保持着春天的气息,仙家的胜境常常就是这样,哪里还需要去尘世之外寻找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龟壳浮游和壶中日月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龟壳浮游不问津,象征着诗人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壶中日月自长春,则暗喻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那里时间永恒,春意常在,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首句“龟壳浮游不问津”,以龟壳的漂浮不定,暗喻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摒弃和超脱;次句“壶中日月自长春”,则以壶中日月的永恒和春天的常在,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后两句“仙家胜境常如此,何处求来不近尘”,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理想世界的超凡脱俗和无处不在,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中的个人经历有关,他出身贫寒,但才情出众,对尘世纷扰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在追求仕途无果后,他转而寄情山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士人阶层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逃避。

“龟壳浮游不问津,壶中日月自长春。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