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植根九畹贞心在,今作江南第一花。的解释

6个月前 (01-28)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兰花

植根九畹贞心在,今作江南第一花。的解释

宋·杨万里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荆棘碍芳华。

植根九畹贞心在,今作江南第一花。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作者简介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官、东官侍读、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充接伴使送金国贺正旦使北行,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中尤善者。

译文

在白雪覆盖的小径旁,兰花偷偷地绽放着浅碧色的花朵,它的根部在冰雪中杂乱地吐出小红芽,兰花没有桃李那样春风得意的面容,但它的名字却流传在山林隐士的家中,正因为兰花有着国色天香的美誉,才被朝廷和市井所欣赏,不容许荆棘阻碍它的芳华,兰花植根于九畹之地,保持着坚贞的品格,如今它已成为江南的第一花。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兰花的生长环境和品质,赞美了兰花的高洁和坚韧,诗中“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描绘了兰花在恶劣环境中依然顽强生长的场景;“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兰花虽无桃李之艳丽,却以其高洁的品质赢得了山林隐士的青睐;“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荆棘碍芳华”进一步强调了兰花的国色天香和不容被阻碍的芳华;“植根九畹贞心在,今作江南第一花”则总结了兰花的坚贞品格和它在江南的显赫地位。

赏析

这首诗以兰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兰花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诗人运用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兰花与桃李、荆棘等物象进行对比,突出了兰花的独特之处,诗人还通过描绘兰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展现了兰花在恶劣环境中依然顽强生长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赞美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杨万里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精神,在晚年时期,他可能对兰花这种高洁而坚韧的植物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赞美兰花并寄托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也反映了杨万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他通过赞美兰花的高洁品质来讽刺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堕落。

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和赏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植根九畹贞心在,今作江南第一花。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