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虫声叠哀思,树影弄清辉。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1-28)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虫声叠哀思,树影弄清辉。的意思及出处

秋夜愁思

唐·李商隐

虫声叠哀思,树影弄清辉。

月色凉如水,秋心冷似灰。

孤灯人不寐,独坐夜难归。

遥望天涯路,相思何处飞。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虫鸣声层层叠叠地交织着哀愁的思绪,树影在月光的照耀下摇曳生姿,仿佛在把玩那清冷的光辉,月色如水般清凉,秋意使人的内心变得像灰烬一样冷漠,孤独的人坐在昏黄的灯光下无法入眠,独自面对这漫长的夜晚难以找到归途,遥望那遥远的天边之路,相思之情又该飞向何方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和孤独,首联“虫声叠哀思,树影弄清辉”以虫声和树影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颔联“月色凉如水,秋心冷似灰”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寒冷和诗人内心的冷漠,颈联“孤灯人不寐,独坐夜难归”则直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尾联“遥望天涯路,相思何处飞”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非常巧妙,通过秋夜的景象来抒发诗人的愁思和孤独,诗中的虫声、树影、月色、孤灯等元素都富有象征意义,共同构成了一个凄清、孤寂的意境,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叠”、“清”、“凉”、“冷”等字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首诗还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商隐在晚唐时期创作的一首抒发愁思和孤独情感的诗歌,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身处其中深感无奈和孤独,诗人也可能在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虫声叠哀思,树影弄清辉。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