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眼看东阁奇士满,如君岂得藏蒿莱?的解释

8个月前 (01-28)诗词赏析14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眼看东阁奇士满,如君岂得藏蒿莱?”,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其十五》,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眼看东阁奇士满,如君岂得藏蒿莱?的解释

古风·其十五

唐·李白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三山凌苦雾,不照涿鹿埃。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皇按宝剑,赫怒震威神。

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

征卒空九寓,作桥伤万人。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雅乐三奏,天子穆将愉。

悲风来集,激扬流芳。

垂统岂惟长,贻芳自百王。

大圣垂拱,端居以穆清。

清和理海内,勃郁展群英。

文章焕豹变,碑版光华新。

盛哉垂拱年,难继难可陵。

圣人茂明德,万世无疆宁。

尧舜相推让,禹汤拯洪灾。

周武驱羿浞,汉祖斩白蛇。

泰伯让天下,仲雍立吴邦。

阖闾构城郭,夫差作干戈。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眼看东阁奇士满,如君岂得藏蒿莱?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风格豪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仅针对“眼看东阁奇士满,如君岂得藏蒿莱?”两句)

眼看着朝廷东阁里英才济济,像你这样的人才怎能埋没在荒草之中呢?

释义

东阁:指朝廷的官署,代指朝廷。

奇士:指有才能的人。

满:充满,指人才众多。

如君:像你这样的。

岂得:怎能。

藏蒿莱:指埋没在荒草之中,比喻才能不得施展。

赏析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中人才济济的赞叹,以及对像自己一样有才能却未能得到重用的人才的同情和不平,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朝廷对人才的重视与自己被埋没的遭遇,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才的珍视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唐代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与忽视并存的现象,李白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一生仕途坎坷,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朝廷中人才济济的赞叹,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被埋没的愤懑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两句诗在整首诗中较为突出,但整首诗的内容更为丰富和复杂,涉及了历史典故、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等多个方面,在理解这两句诗时,需要将其放在整首诗的背景中进行解读。

“眼看东阁奇士满,如君岂得藏蒿莱?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