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江阔风烟易晚,山高草木先秋。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1-29)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秋日登楼

江阔风烟易晚,山高草木先秋。的意思及出处

唐·王勃

江阔风烟易晚,山高草木先秋。

寒雁南飞日暮,孤舟独泊汀洲。

作者及朝代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颖,六岁便能写文章,被誉为“神童”,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王勃的生命短暂,年仅二十六岁便因溺水而逝,但他的文学成就却永载史册。

作者简介

王勃出身于儒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少成名,却因才高气傲、不拘小节而多次遭贬,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文,王勃的诗文风格独特,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又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深受后世文人的敬仰。

译文

江面宽阔,风烟四起,天色容易变晚;山峰高耸,草木因海拔高而先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寒冷的雁群在日暮时分向南飞去,孤独的船只独自停泊在汀洲之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登楼所见的壮阔景象,首句“江阔风烟易晚”写出了江面的辽阔与风烟的迷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天气的变化;次句“山高草木先秋”则通过草木的凋零表现了秋天的到来与山的高峻,后两句“寒雁南飞日暮,孤舟独泊汀洲”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凄凉与孤独,寒雁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迁徙,而孤舟独泊则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与漂泊。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登楼为题材,通过描绘江面、山峰、寒雁、孤舟等自然景象,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孤独,诗人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诗歌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易晚”、“先秋”等词语,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勃被贬谪期间,当时,王勃因才高气傲、不拘小节而多次遭贬,生活困顿,心情抑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登上高楼,眺望远方,眼前的自然景象触发了他的情感共鸣,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抒情色彩与哲理意味的秋日登楼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萧瑟与孤独,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江阔风烟易晚,山高草木先秋。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