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最奇象岩下,仙馆占丹嶂。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1-29)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仙馆岩

最奇象岩下,仙馆占丹嶂。出自哪首诗?

唐·韦应物

最奇岩下馆,仙馆占丹嶂。

空谷无行迹,深林有鸟声。

白云生远岫,流水响幽亭。

欲问求仙者,此中多隐名。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抒发隐逸闲适之情,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那最奇特的岩石之下,有一座仙人的居所,它占据着一片红色的山崖,空旷的山谷中不见行人的踪迹,只有深林里传来阵阵鸟鸣,远处的山峰上白云缭绕,幽静的亭边流水潺潺作响,想要询问那些寻求仙道的人,这里隐藏着许多不为世人所知的高士。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位于奇岩之下的仙人居所,环境幽静,远离尘嚣,诗中通过“空谷无行迹,深林有鸟声”等句,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白云生远岫,流水响幽亭”等句,进一步渲染了仙境般的氛围,诗人以“欲问求仙者,此中多隐名”作结,暗示这里隐藏着许多追求仙道的高士,他们淡泊名利,隐居于此,享受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静美丽的仙境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最奇岩下馆,仙馆占丹嶂”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突出了仙馆的奇特和神秘,而“空谷无行迹,深林有鸟声”等句,则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后,选择了辞官归隐,寄情山水之间,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期间,游览一处奇岩仙馆时所作,诗人通过对仙馆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借仙馆之景,寄托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追求。

“最奇象岩下,仙馆占丹嶂。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