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诗无尘土气,味隽抵江瑶。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1-29)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诗无尘土气,味隽抵江瑶。的意思及出处

题画竹

宋·楼钥

墨色侵肤泽似膏,

诗无尘土气,味隽抵江瑶。

风前月下清吟处,

想见先生此抱高。

作者及朝代

楼钥,字大防,又字启伯、钥叔,号攻媿主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藏书家,楼钥出身官宦世家,自幼聪敏好学,博通经史,绍兴进士,任温州教授,累迁起居郎兼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侍郎、直学士院、同知枢密院事等,封爵永康县开国公,卒赠少保,谥宣献。

作者简介

楼钥一生好学不倦,博闻强记,精通经史,尤长于史学,他一生著作甚丰,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传世,还有《范文正年谱》一卷、《北行日录》二卷等,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在南宋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墨色浸染着竹子的肌肤,使其光泽如膏;

这画中的竹子没有半点尘土气息,诗意盎然,其韵味之美,堪比江中的瑶柱(一种珍贵的海鲜)。

在风前月下清吟之时,

我仿佛能想见先生(指画竹之人或诗人自己)那高尚的情怀和远大的抱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墨竹画,赞美了画中竹子的高洁与韵味,首句“墨色侵肤泽似膏”形容墨色浓郁,使竹子显得光泽如玉;次句“诗无尘土气,味隽抵江瑶”则进一步强调画中竹子的超凡脱俗和韵味之美;后两句则通过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画竹之人或自己高尚情怀和远大抱负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画竹为题,却不仅仅局限于对竹子的描绘,而是通过对竹子形象的塑造,传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赞美,诗中“诗无尘土气”一句,尤为传神,既表现了画中竹子的清新脱俗,也暗含了诗人对世俗尘嚣的摒弃,而“味隽抵江瑶”一句,则以江瑶之美味比喻画中竹子的韵味之美,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楼钥在观看一幅墨竹画时所作,当时,他或许被画中竹子的高洁形象和韵味之美所打动,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赞美之情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楼钥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墨客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诗无尘土气,味隽抵江瑶。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