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散樗盈道傍,匠石相弃捐。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1-29)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散樗盈道傍,匠石相弃捐。下一句是什么?

唐·白居易

散樗盈道傍,匠石相弃捐。

何堪为栋宇,且可济樯船。

枝弱不胜雪,干轻惟抱烟。

无材可堪用,徒有岁寒年。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道路旁边长满了散乱的樗树,匠人和石匠都把它们抛弃了,这些树木怎能用来建造房屋呢?或许只能用来支撑船只吧,它们的枝条柔弱,无法承受积雪的重量;树干轻盈,只能怀抱轻烟般的微风,它们没有可用的木材,只能空度着寒冷的岁月。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道路旁被遗弃的樗树,表达了诗人对于无用之才的感慨,樗树因其质地不佳,无法用于建筑或制作器具,因此被匠人抛弃,诗人借此比喻那些在社会中无法施展才华、被忽视或遗弃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樗树的形象,并通过樗树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诗人通过对比樗树的无用与匠人的选择,揭示了社会对于人才的偏见和忽视,诗人也通过樗树的“徒有岁寒年”表达了对于被遗弃者的同情和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不顺、遭遇挫折的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在仕途失意之际,他可能对于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这首诗通过描绘樗树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无用之才的同情和关注,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散樗盈道傍,匠石相弃捐。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