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杜诗韩集分明在,千秋正气凌寒空。的释义

5个月前 (01-29)诗词赏析10

这首诗词出自清代文人查慎行的《题李太白墓》,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杜诗韩集分明在,千秋正气凌寒空。的释义

诗词原文

题李太白墓

清·查慎行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过客不须频太息,贵贱穷通各有时。

杜诗韩集分明在,千秋正气凌寒空。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号初白老人,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曾随康熙帝南巡,后辞官归里,他学识渊博,诗宗宋人,风格清新隽永,为清初诗坛“浙派”领袖。

译文

采石矶江边那一堆平凡的黄土,埋葬着名高千古的诗人李白,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吟诵他的一首《采石矶》诗,就像是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头一样不自量力,过往的客人不必频频叹息,人生的富贵贫贱和穷达困厄各有其时运,杜甫和韩愈的诗文集至今仍然流传人间,他们文章中所蕴含的千秋正气,如同凛冽的寒风一样,不可遏止地吹拂着天空。

释义

本诗前两句以李白墓地的平凡与李白诗名的高远形成对比,突出了李白的伟大,中间两句通过“鲁班门前弄大斧”的典故,讽刺了那些只知附庸风雅、实则才疏学浅的人,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诗歌成就的肯定,以及对其精神永存的信念。

赏析

本诗以李白墓为题,却并未过多描绘墓地本身,而是通过对李白诗名的颂扬和对世人附庸风雅的讽刺,展现了诗人对李白诗歌成就的崇敬之情,诗中“杜诗韩集分明在,千秋正气凌寒空”一句,不仅肯定了杜甫和韩愈的文学地位,也借以映衬出李白诗歌的永恒价值,诗人也通过此诗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严肃态度和对文学遗产的珍视。

创作背景

查慎行在游历采石矶时,参观了李白的墓地,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当时,社会上存在着一些附庸风雅、缺乏真才实学的人,他们往往只知道吟诵一些流传甚广的诗句来炫耀自己的学识,却对真正的文学遗产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尊重,诗人通过此诗,既表达了对李白诗歌成就的崇敬之情,也讽刺了那些只知附庸风雅的人,并强调了文学遗产的珍贵和永恒价值。

“杜诗韩集分明在,千秋正气凌寒空。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