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清虚不类侯家屋,轮奂曾资母后钱。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1-29)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慈宁宫

清虚不类侯家屋,轮奂曾资母后钱。出自哪首诗?

清·纳兰性德

清虚不类侯家屋,轮奂曾资母后钱。

圣孝千秋崇閟殿,神霄万古丽甘泉。

金铺地映龙旗影,玉座云开雉扇天。

岁岁春朝拜椒殿,万年枝上祝椿年。

作者及朝代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纳兰性德出身贵族,是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清词三大家”之一著称,但其诗作亦颇有成就,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不仅精通诗词,还擅长骑射,文武双全,他的词作情感真挚,清新自然,被誉为“清词三大家”之一,纳兰性德的词风深受明代词人影响,同时又融入了清代词坛的新风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慈宁宫清幽虚静,不像那些侯爵贵族的府邸;它的高大华美,曾得益于皇后的资助,圣上的孝行千秋万代,尊崇着这幽深的宫殿;神霄万古,甘泉宫也显得美丽非凡,金色的地砖上映照着龙旗的影子,玉座上云雾缭绕,雉扇遮天,每年春天,朝廷都会在这里举行朝拜大典,祝愿万年长青,如同椿树般长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慈宁宫的清幽与华美,以及皇帝对皇后的尊崇与孝顺,诗中通过对比侯家屋与慈宁宫的清虚,突出了慈宁宫的非凡气质;通过描绘宫殿的轮奂之美,展现了其曾经的辉煌与皇后的资助之功,诗中还表达了对皇帝圣孝千秋的赞美,以及对慈宁宫永恒美丽的祝愿。

赏析

这首诗以慈宁宫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宫殿的清幽与华美,以及皇帝对皇后的尊崇与孝顺,诗中“清虚不类侯家屋”一句,以侯家屋为对比,突出了慈宁宫的非凡气质,展现了其清幽虚静的特点,而“轮奂曾资母后钱”一句,则揭示了宫殿华美背后的故事,即皇后的资助之功,诗中还通过描绘宫殿的轮奂之美、龙旗的影子、玉座上的云雾等意象,进一步展现了慈宁宫的辉煌与美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慈宁宫的赞美之情,又寄托了对皇帝圣孝千秋的祝愿之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纳兰性德对宫廷生活的观察与感悟有关,作为清朝初年的词人,纳兰性德对宫廷生活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独特的感受,他通过描绘慈宁宫的清幽与华美,以及皇帝对皇后的尊崇与孝顺,表达了自己对宫廷生活的理解与感悟,这首诗也可能与纳兰性德对家族、国家的忠诚与热爱有关,他通过赞美慈宁宫和皇帝的圣孝千秋,表达了自己对家族和国家的深厚情感。

是对纳兰性德《慈宁宫》一诗的解析,包括诗词原文、作者及朝代、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等方面,希望这些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

“清虚不类侯家屋,轮奂曾资母后钱。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