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本无我相无人相,岂有金刚不坏身!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1-29)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本无我相无人相,岂有金刚不坏身!下一句是什么?

题破山寺后禅院感怀

唐·灵澈上人

古寺深藏云水间,禅房花木自幽闲。

钟鸣暮鼓声声远,月照松风处处寒。

悟道心空无挂碍,本无我相无人相。

尘寰万象皆如幻,岂有金刚不坏身!

作者及朝代

灵澈上人,唐代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自幼出家为僧,深谙佛法,且擅长诗文,与当时许多文人墨客有交往,如刘长卿、皎然等,灵澈上人的诗作多抒发禅理,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是唐代诗僧中的佼佼者。

作者简介

灵澈上人一生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与修行,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佛教的深邃思想,也展现了他个人的高洁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译文

古老的寺庙隐藏在云雾山水之间,禅房周围的花木显得格外幽静闲适,傍晚时分,钟声与鼓声在远处回荡,月光照耀下的松林处处透着寒意,悟道之后,心灵变得空无挂碍,认识到本来就没有自我之相,也没有他人之相,尘世间的万物都如同幻象一般,哪里有什么金刚不坏的身体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破山寺后禅院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深刻领悟,诗中“本无我相无人相”一句,是佛教“无我”思想的体现,即认识到世间万物皆无固定不变的实体,包括自我和他人都是虚幻的,而“岂有金刚不坏身”则进一步强调了世间万物的无常和虚幻,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以情说理,将佛教的禅理与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人通过对破山寺后禅院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为接下来的禅理抒发做了铺垫,而“悟道心空无挂碍”等诗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领悟和感悟,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整首诗既具有佛教的深邃思想,又富有诗意和美感,是一首优秀的禅诗。

创作背景

据史料记载,灵澈上人在唐代中期曾游历四方,拜访名山大川,寻求佛法真谛,在一次游历过程中,他来到了破山寺,被这里的幽静环境和浓厚的禅意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感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深刻领悟,也表达了他对宁静、清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展示了灵澈上人作为一位诗僧的高超艺术造诣和深厚文化底蕴。

“本无我相无人相,岂有金刚不坏身!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