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后此年年荔支熟,那堪屈指巢与温。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1-29)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荔枝叹

后此年年荔支熟,那堪屈指巢与温。全诗是什么?

宋·苏轼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宵衣旰食为谁忙,昔人已去空肠断。

三年荔支真好处,与君笑看烘炉红。

从今荔支香满袖,不羡人间万户侯。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支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四海九州岛岛乱如麻,两京阙落草木鸦。

宗庙隳颓狐兔入,陵寝芜没樵苏伐。

皇孙不死燕啄折,乌鹊何巢尔何窟。

岂知此日逢佳丽,不信人间有白头。

汉城新帘黄柳映,柏陵香骨飞燕埋。

君不见,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蜀中荔枝甘若饴,绛纱囊里透芳菲。

碧纱帐里透红纱,金屋妆成娇侍夜。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罗袂生寒暗香满,春风吹拂入帘栊。

后此年年荔支熟,那堪屈指巢与温。

香雾空蒙月转廊,菱花尘满懒梳妆。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译文

(此段为节选译文,主要围绕关键词“后此年年荔支熟,那堪屈指巢与温”进行解释)

以后的每一年,当荔枝成熟的时候,我又怎能忍心去屈指计算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温暖(巢与温,此处可理解为曾经的欢聚与温情)是否还在,荔枝的香甜弥漫在空气中,但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却已一去不复返。

释义

“后此年年荔支熟”指的是以后每年的荔枝成熟时节,“那堪屈指巢与温”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以及对现实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荔枝的珍贵与美味,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变迁的感慨。“后此年年荔支熟,那堪屈指巢与温”一句,以荔枝的年年成熟为引子,引出诗人对过去欢聚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荔枝这一具体事物,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现实相结合,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苏轼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在贬谪期间,他深入民间,了解了百姓的疾苦,同时也对自然景物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荔枝的珍贵与美味,以及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后此年年荔支熟,那堪屈指巢与温。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