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城门人迹没蒿莱,城上青山四面开。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1-30)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城门人迹没蒿莱,城上青山四面开。下一句是什么?

明 · 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回。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天风。

汉水东南流绕曲,青枫浦上不胜愁。

金陵王气黯然收,一曲蒹葭掩玉钩。

古来壮丽今何在?空余台殿枕寒流。

万象销沉谁得见?百年豪杰总难留。

至竟江山谁是主?纷纷争战漫不休。

孤云落日是天涯,望断青山空泪垂。

六代豪华春草暮,三吴形胜美人愁。

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漫寂寥。

江城烽火彻夜明,闻道官军次第平。

四野犹屯千万兵,胡马南渡淮水清。

岂惟此地今时战,自古英雄多困穷。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城门人迹没蒿莱,城上青山四面开。

禾黍长连空旷野,衣冠犹在几坟丘。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作者简介

高启(1336年-1374年),字季迪,号槎轩,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汉族,平江路(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高启的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师之固,无迂僻之累,在当时独步一时,“才情俊逸,词采绚烂,为明初诗人之冠”。

译文

城门边的人迹已被蒿草掩埋,城上的青山四面环绕而开,庄稼长满了空旷的原野,历代衣冠贵族的坟墓就在那里,松树和楸树远远近近地分布在千官的坟墓旁,庄稼高低不齐地覆盖着六代的宫殿,石燕在晴天也仿佛拂云而飞,江豚在夜晚也仿佛吹浪而风,英雄已经离去,豪华尽失,只有青山依旧,仿佛与洛阳的景致相似。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今南京)雨花台一带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英雄逝去的感慨,城门人迹没蒿莱,城上青山四面开”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城门边人迹罕至、杂草丛生的荒凉景象,以及城上青山环绕的壮阔景色,为全诗奠定了苍凉、悠远的基调。

赏析

高启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将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相结合,表达了对历史变迁、英雄逝去的深刻感慨,诗中“城门人迹没蒿莱”与“城上青山四面开”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又暗示了人事的沧桑巨变,通过“禾黍长连空旷野,衣冠犹在几坟丘”等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高启在游览金陵雨花台时所作,当时,明朝初建,社会动荡未定,诗人通过描绘金陵的荒凉景象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逝去的感慨,诗人也借古讽今,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在诗中,高启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更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城门人迹没蒿莱,城上青山四面开。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