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遗爱在斯土,谅如泉山滋。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1-30)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遗爱在斯土,谅如泉山滋。下一句是什么?

遗爱寺

唐·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遗爱在斯土,谅如泉山滋。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

译文

我在遗爱寺旁边玩弄着溪水里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石头,坐着欣赏周围的景色,我绕着寺庙旁那争奇斗艳的花儿,漫步前行,时不时能听到鸟儿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到处都回荡着泉水叮咚叮咚的声音,我把对这里的爱遗留在这片土地上,相信它会像泉水滋润山峦一样,长久地滋养着这片土地和人们的心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遗爱寺游玩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前两句通过“弄石临溪坐”和“寻花绕寺行”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和互动,后两句则通过“时时闻鸟语”和“处处是泉声”两个听觉描写,进一步渲染了遗爱寺的宁静与美好,最后一句“遗爱在斯土,谅如泉山滋”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和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遗爱寺的幽静美景和诗人的愉悦心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意境,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遗爱在斯土,谅如泉山滋”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遗爱寺的深厚感情,更寄托了诗人对这片土地和人们的美好祝愿,这种情感与自然的融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境和更加丰富的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游览遗爱寺时所作,遗爱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南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白居易在游览过程中,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佛教氛围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白居易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佛教的敬仰,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遗爱在斯土,谅如泉山滋”这句诗在流传过程中常被单独引用或与其他诗句组合使用,但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记载,它并非白居易原诗《遗爱寺》中的原句,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在此将其融入到了整首诗中,并进行了相应的创作和解读,在实际学习和研究中,应以原诗为准。

“遗爱在斯土,谅如泉山滋。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