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乘化乐天命,靡复萦所怀。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1-31)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归去来兮辞

乘化乐天命,靡复萦所怀。的意思及出处

魏晋·陶渊明

……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乐天命,复奚疑!靡复萦所怀

……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切感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人事保持距绝交,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的人驾着篷布小车,有的人划着一叶小舟,时而沿着婉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生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只盼好天气我独自外出,或者将手杖插在田边去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过一生,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不要再有所挂怀

释义

“聊乘化以乐天命,靡复萦所怀”意为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过一生,乐天安命,不要再有所挂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态度,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两句诗是《归去来兮辞》的结尾部分,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前面的叙述和描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社会的厌倦,在结尾处,诗人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变迁,表现出一种超脱和自在,这种态度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接受和顺应,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聊乘化以乐天命”一句,诗人用“聊”字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心态,而“乘化”则是指顺应自然的变化和规律,诗人认为,人生就像自然界一样,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和节奏,无法人为地改变,我们应该顺应这种规律,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靡复萦所怀”一句,则是对前面心态的进一步升华,诗人表示,既然已经顺应了自然的变化和规律,那么就不要再为过去的得失和未来的不确定而烦恼和挂怀了,这种超脱和自在的心态,不仅可以让诗人更好地享受当下的生活,还可以让他在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时更加从容和坚定。

创作背景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在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所写的一篇辞赋,陶渊明一生仕途坎坷,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不断奔波,但始终未能得到重用,在长期的官场生涯中,他逐渐认识到官场的黑暗和腐败,以及自己与这种环境的格格不入,他决定辞官归隐,回到田园生活中去,这篇辞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在辞赋中,陶渊明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社会的厌倦,他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宁静,以及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超脱的追求,他也通过反思自己的仕途经历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自然规律的顺应态度。

“乘化乐天命,靡复萦所怀。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