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只字悠扬刻漏移,四筵倾耳尽支颐。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1-31)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听筝

只字悠扬刻漏移,四筵倾耳尽支颐。上一句是什么?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只字悠扬刻漏移,四筵倾耳尽支颐。

若无秦女卷帘看,谁信人间有此奇。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端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端,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大历五年(770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等职,他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和景物,是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

译文

在装饰华美的房间前,古筝的金粟柱在阳光下闪耀,佳人用她那洁白如玉的手指在筝弦上弹奏,她希望像三国时的周郎那样,有人能因她的弹奏而倾心,因此故意不时地拂错琴弦,以引起注意。

琴声悠扬,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时间中缓缓流淌,刻漏(古代计时器)的指针也随之移动,四周的宾客都倾听着这美妙的音乐,无不支颐(用手托腮)沉醉其中,如果不是秦地的女子卷起帘幕观看,谁又能相信人间竟有如此奇妙的音乐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女子在玉房前弹奏古筝的场景,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人们对美好音乐的向往,前两句写女子弹奏古筝的优雅姿态和故意拂错琴弦的巧妙心思,后两句则通过宾客的倾听和秦女卷帘观看的情景,进一步烘托出音乐的神奇和美妙。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筝演奏的动人场景,通过“金粟柱”、“素手”、“玉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高贵而典雅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误拂弦”的细节,展现了女子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听众的期待,后两句则通过宾客的倾听和秦女的观看,进一步突出了音乐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端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关,唐代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高峰期之一,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李端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音乐家,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自然不言而喻,他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展现了唐代社会音乐文化的繁荣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士对音乐的欣赏和追求,以及音乐在社交场合中的重要地位。

“只字悠扬刻漏移,四筵倾耳尽支颐。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题溧阳金庭园》,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题溧阳金庭园》唐·李白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春风舞雩意,落日采薇居。作者及朝代: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