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自怜容华能几时,相见河清不可俟。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31)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行路难三首·其二

自怜容华能几时,相见河清不可俟。全诗是什么?

唐·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衿青青徒自怜,忧思绵绵不可绝。

自怜容华能几时,相见河清不可俟。

禹功尚立浮云外,汉水犹思石鼓年。

绝弃俗事心自闲,高车大马莫强攀。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最后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实际出自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此处为误植,原诗中并无此句,为保持题目要求的完整性,以下分析将忽略此误植部分。)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风格豪放飘逸,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均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译文

(针对“自怜容华能几时,相见河清不可俟”两句)

自怜青春美貌能有多少时光呢?要想等到黄河水变清的那一天,简直是难以期待啊!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青春易逝、时光不再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与悲哀。“容华”指青春美貌,“河清”则常用来比喻时局的清明或难得的机遇,这里暗示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希望的渺茫。

赏析

这两句诗是李白《行路难》系列中的名句,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挣扎,李白一生追求自由与理想,但现实却常常给他以沉重的打击,在这两句诗中,他通过对比青春易逝与河清难待,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这种情感与李白一贯的豪放不羁、追求自由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创作背景

《行路难》系列诗作于李白仕途不顺、人生困顿之际,李白早年虽有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多次遭遇排挤与打压,这些经历使他深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从而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与感慨,在这组诗中,李白通过描绘自己的遭遇与心境,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反思,同时也展现了他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精神风貌,而“自怜容华能几时,相见河清不可俟”这两句诗,正是他这种情感与心境的真实写照。

“自怜容华能几时,相见河清不可俟。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