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礼备乐成,笃神之祜。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31)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礼备乐成,笃神之祜。上一句是什么?

《祀礼颂》

朝代:唐代

作者:张九龄

礼备乐成肃穆间,笃神之祜降人寰。

香烟袅袅飞天外,瑞气盈盈满世间。

玉磬轻敲传古韵,金钟慢击响高山。

神明庇佑苍生乐,万载千秋永颂传。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年间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臣,他自幼聪敏好学,以文章知名天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八月,为李林甫所谗言,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五月,病逝于荆州,享年六十三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张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其《感遇诗》系列尤为著名,是唐代诗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译文

礼仪完备音乐和谐在庄严的氛围中,虔诚的神灵降下福祉到人间,香烟袅袅飘向天际,吉祥的气息充盈着整个世界,玉制的磬轻轻敲打传递着古老的韵律,金钟缓缓敲击响彻高山,神明庇护着百姓使他们安乐,这份恩德将永远被传颂千秋万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的场景,强调了礼仪的完备和音乐的和谐,以及神灵降下福祉的美好愿景,通过香烟袅袅、瑞气盈盈等意象,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庄严和神圣,也表达了诗人对神明庇佑百姓、带来安乐的感激之情,并希望这份恩德能够永远被铭记和传颂。

赏析

这首诗以祭祀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和神圣,诗人以“礼备乐成”开篇,强调了祭祀活动的规范和和谐,为全诗奠定了庄重而美好的基调,通过“笃神之祜降人寰”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神灵降下福祉的虔诚祈愿和美好愿景,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九龄在担任朝廷要职期间,参与或目睹了某次重要的祭祀活动后有感而发,作为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张九龄对祭祀活动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敬畏之情,他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和祈愿,也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祭祀活动的重视和尊重,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礼备乐成,笃神之祜。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