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万国衣冠共玉帛,亿年陵寝镇乾坤。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1-31)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明陵

万国衣冠共玉帛,亿年陵寝镇乾坤。全诗是什么?

明·李东阳

万国衣冠共玉帛,亿年陵寝镇乾坤。

天开地辟神功大,日落星沉王气存。

四海九州同帝业,千秋万岁永家门。

桥山松柏风雷护,陵寝巍峨日月尊。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东阳(1447年-1516年)

朝代:明朝

作者简介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1495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李东阳在文学上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明代茶陵诗派的开创者,他一生著作颇丰,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翼诒谋录》等传世。

译文

万国使节身着华服,手捧玉帛前来朝拜,

亿万年的陵墓静静地镇守在这片乾坤之间。

天地开辟之时神功浩大,

日落星沉,王者的气运依然长存。

四海九州都归属于帝王的基业,

千秋万岁,帝王的家族永远尊贵。

桥山的松柏受到风雷的庇护,

陵墓巍峨,日月都为之尊崇。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明陵的庄严与神圣,以及明朝皇权的威严与永恒,首联“万国衣冠共玉帛,亿年陵寝镇乾坤”直接点题,展现了明陵作为明朝皇陵的尊贵地位,以及各国使节前来朝拜的盛况,颔联和颈联进一步强调了皇权的神圣与永恒,以及明朝统一四海的伟大功绩,尾联则以桥山的松柏和风雷的庇护,以及日月对陵墓的尊崇,进一步烘托出明陵的庄严与神圣。

赏析

这首诗以明陵为背景,通过描绘万国朝拜、王气长存、四海归一、陵寝巍峨等场景,展现了明朝皇权的威严与永恒,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夸张的手法,如“万国衣冠”、“亿年陵寝”、“日落星沉”等,使得诗歌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将明陵与天地、日月等自然元素相提并论,进一步突出了明陵的尊贵与神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游览明陵时所作,明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朝皇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李东阳在游览明陵时,被其庄严与神圣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明陵的尊贵与永恒,这首诗也反映了李东阳对明朝皇权的敬仰与忠诚。

“万国衣冠共玉帛,亿年陵寝镇乾坤。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