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三寸笔,何事反匆匆。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鸡毛三寸笔,何事反匆匆。
欲写心中事,还嫌墨未浓。
作者及朝代
此诗为清代文人李鱓所作,李鱓(1686年—1756年),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墨磨人,别号扬州八怪之一,清代有“扬州八怪”或“扬州画派”之说,扬州八怪就是清代有创新精神的画家群体,即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和汪士慎。
作者简介
李鱓生于江苏兴化,康熙五十年(1711年)中举,后曾任山东滕县知县、临沂知县等职,因得罪上司而被罢官,后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他擅画花鸟虫鱼,尤善画兰、竹、石等,风格豪放,笔墨纵横,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译文
手中这支只有三寸长的鸡毛笔,为何如此匆忙地挥动?想要写下心中的事情,却又嫌弃墨汁还不够浓稠。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使用鸡毛笔书写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焦虑,鸡毛笔短小而轻便,但诗人却觉得它“反匆匆”,似乎无法承载自己心中的情感,诗人又嫌弃墨汁不够浓稠,暗示自己内心的情感深沉而复杂,难以用简单的文字来表达。
赏析
这首诗以鸡毛笔和墨汁为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鸡毛笔虽小,却承载着诗人沉重的情感,而墨汁的浓稠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深沉和复杂,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的对比和碰撞,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焦虑,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鱓被罢官后,居扬州以卖画为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李鱓经历了仕途的挫折和生活的艰辛,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焦虑,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鸡毛笔和墨汁的意象,既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